5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開信息通信行業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信息通信行業深入推進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

警惕!購物詐騙類達40%,工信部“斷卡行動”加大涉詐賬號處置

  2020年以來,信息通信行業充分發揮技術手段作用,持續加大電話卡治理力度,累計攔截涉詐電話7.3億次、短信15.5億條,處置涉詐號碼1865萬余個,為公安機關提供線索近100萬條,協助勸阻受害用戶293萬人,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

當前,“賭博殺豬盤”、“刷單貸款”、“投資理財”等詐騙行為頻繁發生,我國電信網絡詐騙形勢依然嚴峻。據公安機關統計,2020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2.2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6.1萬名,同比分別上升60.8%和121.2%。詐騙形勢依然嚴峻,且呈現以下新趨勢新特點:

一是詐騙手法不斷翻新,據統計,2020年監測發現新型詐騙手法300余種,其中購物類、貸款類詐騙較為多發,占比分別達40%、30%。二是技術對抗性日益增強,“貓池”、GOIP等技術工具被犯罪分子大量運用,“殺豬盤”等典型詐騙手法存活周期長,且涉及婚戀交友、即時通訊、資金支付等多個業務平臺,讓用戶防不勝防。三是互聯網詐騙形勢嚴峻,隨著治理工作的深入,詐騙呈現從電話詐騙向互聯網詐騙轉移趨勢。統計,去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85%以上是通過QQ、微信實施,30%以上是通過支付寶轉移贓款。四是有組織犯罪猖獗,涉詐窩點從境內轉移到境外,倒賣電話卡和網絡賬號、盜取販賣個人信息、制作銷售網絡黑客工具等黑灰產業鏈不斷升級,電信網絡詐騙已經成為貫通上中下游各環節的有組織犯罪鏈條。

  針對當前行業治理中最為緊迫的電話卡、物聯網卡管理問題,會議要求更加深入地推進“斷卡行動”:一是建立完善“二次實人認證”、快速停復機協同工作機制;二是強化異常卡監測發現,著力清理整頓“睡眠卡”、“靜默卡”、“一證多卡”、虛擬運營商存量卡等高風險號卡;三是加大對涉詐互聯網賬號及網上涉詐信息的關聯處置力度;四是通過強化績效考核、優化調整考核指標、建立掛牌整治制度等方式進一步夯實企業反詐責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