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婚戀為名行騙 被騙者損失慘重
現在,婚戀網站成為不少青年男女尋找伴侶的重要途徑,而在通過網絡工具交友的過程中,如果有人不僅非常熱情,而且還向你推薦一些所謂賺快錢的內幕消息,就一定要小心了,因為這很有可能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騙局。

今年2月初,家住云南昆明的劉女士(化名)經朋友推薦,在一家婚戀網站注冊了會員,希望在這里能找到心儀的結婚對象。沒過多久,就有一位網名叫“相知相惜”的男子主動聯系劉女士,他自稱叫張寧,并且還加了劉女士的微信號。

受害人 劉女士(化名):每天早上和中午,還有我下班以后,基本上他都會給我發信息問候,然后都很關心我那種。他說他老家是云南昆明的,然后他辭職信已經交了,要過來這邊。
每天的噓寒問暖,讓劉女士逐漸對自稱張寧的男子產生了好感,經過一個多月網絡上的交往,雙方已經開始談婚論嫁。有一天,張寧提出有途經可以賺一些錢,只需幫他在網絡賭博賬號進行一些操作,劉女士自己不用投錢。
受害人 劉女士(化名):他說他剛好到這家公司給他們做維護,他們知道里面的一些技巧。但是他們如果自己買的話還是違規的,然后他把密碼賬號那些告訴我,讓我幫他弄。然后每到那個時間點他都會給我發信息,就提醒我差不多時間了,然后給他把錢也轉進去。

先后幾次操作下來,劉女士親眼看到張寧的賬戶內賺了數十萬元。在對方不斷鼓動下,劉女士用自己的賬戶投入了4萬元,當天就賺了1.2萬元,而且這些錢都可以提現到自己的銀行卡。
受害人 劉女士(化名):后面到晚上,他說是晚上是最后一次機會,然后后面我就把錢又轉進去了。我就想著應該是沒問題了,因為第一次已經錢全部轉到我銀行卡里面了。后面我就第二天晚上那次就轉了30萬進去。然后完了之后,賬戶上也確實有贏的錢。
然而讓劉女士沒想到的是,當她想把自己的30萬本金和贏的錢都取出來時,卻被提示需要再交一筆錢成為VIP之后,才能全部提現,而此時,那個自稱張寧的男子已經失去了聯系。劉女士意識到自己被騙,她立即向附近的派出所報案。
利用手機“黑卡”詐騙 形成黑色產業鏈
昆明警方在接到劉女士的報案后發現,對劉女士實施詐騙的那個自稱張寧的人,他所使用的微信號并沒有對應實名登記的手機號碼。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這個自稱張寧的人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殺豬盤”騙局的詐騙團伙成員之一,他們主要通過購買手機黑卡注冊的微信等網絡賬號實施犯罪。

根據昆明警方調查發現,詐騙劉女士的犯罪團伙所使用的微信號,來自昆明市一家名為“黑兔子”的工作室,這里實際上是一個專門盜取微信、QQ賬號的黑窩點。而這些被盜取的網絡賬號,是詐騙團伙等黑色產業鏈中必不可少的作案工具。

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網安大隊民警 韓志超:首先“黑兔子”有一個挑選電話號碼的過程,挑選電話號碼的目的就是降低他的成本,提高他的盜號的效率。首先是跟他上游的提供電話卡的卡商這邊協商好以后,他對給的號碼名單進行一個篩選,用他的技術手段進行一個篩選,篩選好了以后交給上游進行制卡。
據昆明警方介紹,“黑兔子”工作室所使用的手機卡,主要是回收電話卡和物聯網行業卡,也就是所謂的手機“黑卡”。而林某斌團伙利用貓池、卡池等設備,批量接收驗證碼,大量盜取、注冊微信、QQ等網絡賬號。

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刑偵大隊民警 周磊:以微信賬號來舉例,根據成色不同,售價從30元到200多元不等,就是一個空號他可能要便宜一點。像賭博公司或者境外賭場,他要的量會大一些,有幾百個。如果是電詐嫌疑人他用一個丟一個,需求量就更多。
2018年,作為“黑兔子”工作室負責人的林某斌,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了穩定的手機卡供應商,位于山東濟南的亞飛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電信虛擬運營商的銷售代理,亞飛達公司有大量的手機卡資源。

犯罪嫌疑人 林某斌:就是正常的三大運營商的卡,基本上是拿不到,而且它就是很麻煩,它需要用一個身份證只能開5張卡,這個不現實。有這種虛擬的物聯網卡,當時覺得又是虛擬的,對不對,這種好像也不涉及什么個人信息,我覺得應該沒有什么法律風險。他們(亞飛達)那號段都是統一的,他都是170、171,你只有這種才是不需要你個人去實名的。
據警方了解,從2018年開始,亞飛達公司向林某斌供應了大量未經實名的物聯網卡。有了源源不斷的電話卡供應,林某斌團伙在一年多的時間里,盜取、注冊了大量的微信、QQ賬號對外銷售,獲利近百萬元。

云南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總隊長 高兵:架空的實名制就給電信網絡犯罪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就是我們一邊實名制嚴格管理,把好人管住。壞人就是整天在騙人用的這些號碼,都是不實名的。而且這些人甚至跑到國外,用中國的網絡、用中國的號碼騙在國內的人。

對于圍繞手機“黑卡”所產生的黑色產業鏈,云南省公安廳高度重視,成立了“3.15”專案組,先后抓獲了盜賣微信賬號的“黑兔子”工作室6名犯罪嫌疑人,以及購買微信賬號實施電信詐騙的5名犯罪嫌疑人。
物聯網卡監管缺失 實名制被架空
專案組調查發現,之所以有大量未經實名認證的物聯網卡被網絡犯罪團伙利用,除了像亞飛達這樣的代理商大量違規銷售外,作為上游的虛擬運營商對于這種行為也視而不見,缺乏相應的監管措施。那么,物聯網卡到底是怎么繞過實名制,成為網絡犯罪團伙工具的呢?

專案組調查發現,亞飛達公司將本該用于互聯網行業的物聯網卡,違規開通接發短信功能,有些甚至還有語音功能,而這些具備手機卡功能的物聯網卡全都沒有經過實名認證。

昆明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 禹超:本來物聯網行業卡是一個應用在機器設備上面的卡,它不應該來具備這些發送短信、語音功能這些東西。但是為了攫取更大的經濟利益,這些上游卡商就不認真的去履行相應的這些監管義務,放任,甚至說主動的去把這些功能給它開通。
專案組在案件偵辦中發現,山東亞飛達公司作為虛擬運營商的一級代理商,不僅沒有嚴格落實物聯網卡業務功能的限制和使用檢測要求,對于下游用戶的資質審核也根本就是形同虛設。

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網安大隊民警 韓志超:只要有書面的合同,一個隨便注冊一家公司,亞飛達我就認為你已經實名了,然后就把大量的物聯網行業卡就開出來?;蛘咚约阂呀浽谧鍪裁?,他搞了10多個空殼公司,然后用這些公司的名義開通物聯網行業卡,然后再把這些物聯網行業卡開到自己的公司名下,又直接賣給那些甚至連公司都無法注冊的那些黑產窩點。
專案組赴濟南 抓獲22名嫌疑人

5月15日,在公安部網安局的指揮下,云南警方“3.15”專案組赴山東濟南,抓獲了亞飛達公司包括高管在內的22名犯罪嫌疑人。通過線索查實,自2017年,亞飛達公司采取虛構合同、變更SIM卡功能等方式,向下游租售“手機黑卡”1000余萬張。9月11日,專案組對手機黑卡來源——遠特通信有限公司依法開展調查,刑事拘留3名高管。

昆明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 禹超:它本身作為虛擬運營商的領軍企業,但是,長期不去認真地去履行實名制的登記制度,不認真履行自己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盡到的網絡安全管理義務,這是造成下游網絡亂象的重要源頭。
集中收網 全國共抓獲千余涉案人員

根據云南警方開展的“3.15”專案所獲取的線索,公安部“凈網2019”1號集群戰役集中收網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共抓獲涉案人員1766人,收繳作案各類手機卡1100余萬張、貓池卡池設備2萬余臺,查獲作案微信賬號220余萬個、QQ賬號690余萬個、公民個人信息5900余萬條,凍結涉案資金4800余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