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日報記者 丁寶萍

物聯網助力吳忠市現代農業“快跑”

2018年11月,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引進羊肚菌,栽培于園區設施溫室內,經過精心培養和科學管理,近日,整批羊肚菌長勢良好。羊肚菌菌種珍貴,生長環境要求高,人工培養難度大,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品種,因具有極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被稱為“菌王之王”。 朱英 攝

物聯網助力吳忠市現代農業“快跑”

初春的清晨,戶外冷風襲來,讓人們不由得裹緊了衣服。走進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溫室,滿目蔥蘢、溫暖如春,一派生機盎然。這里的各類作物都是通過物聯網來管理的。

在園區的遠程信息共享系統大屏幕前,該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柴升通過屏幕,對各園區的溫棚內進行實時監控。他說:“我們建立了全國園區遠程信息共享系統,各園區之間可以通過音視頻、園區溫棚內視頻圖像圖片共享等功能進行交流,對作物生長期的發病情況進行遠程診斷與咨詢。”

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物聯網應用,僅是我市物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助力吳忠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紅寺堡區完成了寧夏中部干旱帶高效節水示范試驗及實訓基地的物聯網項目,項目的實施改善了作物品質,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截至目前,我市103家奶牛養殖企業和58家肉牛養殖企業,分別不同程度地運用了物聯系統。青銅峽市天源漁業合作社等2家水產養殖基地購置并安裝了測定水體溶解氧、酸堿度、氨氮等高精度傳感器,以及用于監控的高清電子攝像頭,配備了光纖,并與寧夏農業信息網聯通,通過手機、PDA、計算機等信息終端,實時掌握養殖水質環境信息,及時獲取異常報警信息及水質預警信息,根據水質監測結果實時調整自動啟動控制設備,實現了水產養殖的科學養殖與管理。

物聯網的應用讓我市優質農產品購銷更順暢。各縣(市、區)結合自身產業優勢和地域特色,確立了以互聯網+縣域特色經濟的電商發展模式。利通區立足商貿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餐飲、蔬菜、糧油等電商平臺,推動同城配送、微物流發展;青銅峽市以優質糧油、鹽池縣以“鹽池灘羊”、同心縣以圓棗和苦水枸杞、紅寺堡區以葡萄酒等優勢特色產業和產品,確立了各自的電商發展模式和方向。

2018年以來,我市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以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為抓手,圍繞奶產業、蔬菜產業、優質糧食產業大力發展物聯網在現代農業中的技術應用,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馬長貴說:“今后,我市將加快物聯網、大數據、空間信息、智能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與種植業(種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生產過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應用,加強農業政務信息化建設,深化農業農村大數據創新應用,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