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臺+四套硬件+五路數據,中訊物聯網助力疫情管控
疫情當前,社區是防控落地的末梢神經,重要,敏感且脆弱,牽一發而動全身。直面社區一線,社區疫情防控的棘手問題最多,要求創新運用的技術使用寫高效。
中訊物聯網結合當前大數據,多次進行數據分析,提出“科技抗疫,服務社區“的指導方針。
社區防疫有以下重要問題:
一是社區出入人員體溫測量問題。

所有社區均要求對居民進出及時掌握體溫數據,目前社區工作人員普通采用普遍采取手持測溫槍的方法進行防控。一方面效率較低下,造成人群排隊滯留,病毒交叉感染的風險,另一方面無法動態,跟蹤居民的體溫變化。情況異常變化處理滯后,使得防控的精準性和資源配置效率受到大幅影響。
二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監管問題

目前監管方式主要依靠隔離人員的自覺性以及硬隔離等手段,管理效果不理想,被隔離人員如果真的患有新冠肺炎,目前是通過社康工作人員上門測量體溫并上報至醫院的方式,不能準確判斷患者的身體轉換情況,同時給工作人員和未感染的隔離人員也造成了威脅。
三是社區缺缺乏疫情管控的信息與數據匯總和集中管理工具

目前社區主要通過人工收集紙面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從而按日上報社區的整體疫情防控中心,效率低下無法實時了解到社區當前的數據變化,無法及時處理突發情況。
針對以上棘手問題,中訊物聯網快速組織技術骨干研究并制定出社區綜合防控解決方案:”一個平臺+四套硬件+五路數據“的高科技抗疫方案。
一個平臺:是物聯網疫情防控平臺,主要通過小程序+智能終端設備的方式,完成住戶信息采集,疫情防控數據匯總,突發狀況上報等工作。社區住戶可通過用戶數據采集小程序提前錄入個人信息,僅需一次錄入日后無需重復操作。疫情防控平臺則將從用戶錄入,設備上傳等不同來源的遠程信息進行實時匯總,方便管理人員實時了解到社區當前的疫情防控狀態,包括進出人數,具體人員,體溫測量數據,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等數據。同時,平臺通過與相關硬件設備進行綁定,有突發狀況(如隔離人員溫度過高,離開住所)時,在平臺上發出預警,方便管理人員及時調度和處理。

四套硬件:通過智能硬件的方式,盡量減少疫情防控關鍵步驟中的人力投入和直接接觸,從而降低病毒傳播的可能性。
身份證讀取裝置,通過身份證讀卡器,進入社區的人員通過刷身份證即可完成身份驗證工作,全程僅需1-2秒,從而以無接觸且快速通過的方式,避免人群排隊滯留,切斷病毒進一步傳播的風險隱患。

紅外測溫裝置,通過紅外測溫門,快速檢測進入社區人員的溫度,同時通過設備接入網絡,把所有進入社區人員當前的體溫進行留檔,方便進行跟蹤

高精度定位裝置:向居家醫學觀察人員分發定位裝置,并要求在其隔離期間全程佩戴同時設置電子圍欄,限定其和活動范圍

健康監測設備:向居家醫學觀察的人員分發健康監測設備,同步檢測體溫,血壓,心率等能夠綜合判斷新冠肺炎患病的生理指標,并要求隔離人員每天定時佩戴設備能夠通過網絡實時將所測數據上傳至云端,方便醫護人員和社區管理人員及時了解,并在數據異常時及時處理。

五路數據:
1:進出社區數據:進出社區全程無直接接觸最大限度避免人群形成。進出數據即刻生成,即刻統計,任意調取。
2:體溫數據:無感式體溫采集,體溫數據全部記錄在案,隨時可調用,查看。
3:隔離人員行動數據:一旦被隔離人員離開住所,實時上報相關信息。
4:健康數據:無需上門,遠程精準掌控其健康相關的多個數據。
5:疫情防控匯總數據:疫情防控數據隨時隨地掌握,緊急情況第一時間響應,及時上報,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