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在長沙、湘潭5個低壓臺區首批安裝智能物聯網電能表543臺。在傳統智能電表的基礎上,增加了諧波測量、端子測溫、計量誤差自監測等新功能,并將其使用壽命提高到16年。電力員工通過接線柱測溫功能可以提前預知智能物聯電能表發熱等異常現象,提前消除電表燒表隱患;還可通過接線端子測溫功能,提前預知電表發熱等異常現象;另外,在分布式能源、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等不斷接入電網中,智能物聯網電能表具有非接入負荷識別、感知設備管理等模塊,可感知高壓高頻干擾,準確地感知電網電流,防范各類風險,準確識別客戶家中有無接入性負荷識別、感知設備管理等模塊。
智能型物聯網電表是在IR46設計要求基礎上設計的,同時為滿足因電向深推進帶來的計量管理方式和建設創新的需要。我國已招標各類智能物聯電能表19522臺。電力公司共中標19482 A單相智能物聯電能表及B級三相智能物聯電能表。根據規劃,今后三年,國網將有約1000萬套智能物聯網表應用于智能物聯網表,智能物聯網電能表仍將有廣闊的應用市場。
建立電力物聯網離不開通信服務層各種終端產品的需求。
與物聯網計數器項目應用的解決方案-園區智能管理系統采用B/S體系結構的Saa云平臺,具有高活性、高智能化、高安全性、高融合、可擴展、開放等特點,可實現PC、微信、手機(移動)三端的同步操作,直接使用,一鍵點擊、輕松便捷、界面直觀,可視化的數據分析一目了然。與此同時,園區智能系統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保證資產安全。允許資產所有者或管理者后顧無憂,讓經營資產發揮,創造最大經濟價值。
自“兩會”提出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后,各專業部門紛紛發布相應的建設方案或白皮書,共有57項建設任務。通過建設電力物聯網,在感知層,除了大量的傳感器設備(如智能電表、溫度傳感器)外,還需要大量的終端產品來滿足數據采集、邊緣計算和通信服務的需求。對表計企業來說,這無疑是打開了巨大的需求缺口,如何能夠加快技術攻關,做好安全防護,將是表計企業的主要戰略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