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廣東省法院、檢察院、公安廳聯合發布通告,敦促滯留境外從事電信詐騙人員60天內回國自首。

通告截圖
除直接從事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外,為他人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出借、出租、出售銀行卡、手機卡、微信、QQ等通訊工具、第三方支付工具,偷越國(邊)境或組織、運送違法犯罪嫌疑人偷越國(邊)境,實施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等非法活動或以其他方式幫助電信網絡詐騙等行為,均被列入了通告所指的違法犯罪活動中。
這表明除了直接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外,司法機關還針對上下游的黑灰產業鏈開展全鏈條打擊。
如果日常關注反詐新聞,你經常能看到這些字眼:斷卡、斷源、斷流……

斷源,斷的是什么源?斷卡,又斷的什么卡?
今天反詐專+就給你講一講這幾項行動,以及各種“斷”字行動所打擊的黑灰產業鏈。
電信詐騙背后的黑灰產業鏈:
你以為電信詐騙只是一個犯罪分子,在家撥打一兩通電話就能完成的嘛?
實際上,電信詐騙也是一門復雜的技術,如何提高詐騙的成功率,如何在詐騙成功后迅速轉移資金,如何躲避公安機關的打擊……
如果在早期,電詐分子還能一手包辦所有流程,那么隨著電信詐騙產業的發展,便會固定專人負責其中的某個環節,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條規模龐大、分工明確的黑灰產業鏈,在這條產業鏈上:
有人專門搜集各類個人信息,提供給電詐分子,便于精準詐騙。
有人搜集各類電話卡、銀行卡,提供通訊工具、支付工具,幫助電詐分子實施詐騙。
有人提供各類通信設備,幫助電詐分子批量、大規模撥打電話、發送詐騙短信。
有人組織偷渡,幫助電詐分子跨越邊境,進入境外窩點從事電信詐騙。
……

查獲作案物品
他們彼此之間分工明確,因為有的環節并不會直接涉及犯罪,卻又實實在在地為犯罪分子提供便利,因此才將這條產業鏈稱之為黑灰產業鏈。
他們猶如一片惡臭的池塘,為電詐分子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養分,也在不斷滋生、培養著新的電詐團伙。
如果只打擊電信詐騙團隊,只是打掉了這條產業鏈的一個環節,很快就會有新人站出來填補這個空缺,只有開展全鏈條打擊,將整個產業鏈連根挖起,才能達到治本的效果,從源頭上減少電詐犯罪的產生。
通信行業已建立完善“二次實人認證”機制
2020年10月10日,國務院召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決定自10月10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 “斷卡”行動。這是“斷”字行動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進入2021年,各地公安又逐步開展了斷源、斷流行動。
這些行動雖然打擊對象有所不同,但共同點都是在打擊電信詐騙產業鏈上的某個重要環節。

斷卡行動中抓獲的犯罪分子
其中“斷卡”行動斷的是手機卡和銀行卡,手機卡既包括我們平時所用的三大運營商的手機卡,也包括虛擬運營商的電話卡,同時還包括物聯網卡。銀行卡則既包括個人銀行卡,也包括對公賬戶及結算卡,同時還包括非銀行支付機構賬戶,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
任何一宗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都離不開電話卡與銀行卡。只要每張卡都是實名實人,通信和轉賬信息就可追溯,公安機關就能及時確定嫌疑人,并為事主追回損失。然而,犯罪分子為了逃避打擊,一般采取購買他人電話卡和銀行卡的方式,這也滋生了買賣、租售銀行卡和電話卡的黑灰產業。
斷卡行動便是針對這一環節開展。據工信部在信息通信行業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暨“斷卡行動2.0”啟動會介紹,2020年以來,信息通信行業充分發揮技術手段作用,持續加大電話卡治理力度,累計攔截涉詐電話7.3億次、短信15.5億條,處置涉詐號碼1865萬余個,為公安機關提供線索近100萬條,協助勸阻受害用戶293萬人。
目前,通信行業已普遍建立完善了“二次實人認證”機制,針對可疑用戶,要求其在24小時之內再次進行實人認證。
可你想,本就是買來別人的電話卡,怎么可能進行實人認證?因此電詐分子手里的電話卡如今是越來越少,電詐行為也從源頭上得到了遏制。

斷卡行動中抓獲的犯罪分子
斷源行動則是重點打擊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黑灰產通信設備窩點,包括智能盒子、GOIP、貓池等。
近年來,面對公安機關高強度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紛紛轉移至境外,雇傭他人在境內架設智能盒子、GOIP、貓池等黑灰產通信設備,通過遠程控制、機卡分離方式撥打詐騙電話或發送釣魚短信,開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進一步加大了公安機關對詐騙行為的追蹤溯源難度。
廣東公安對此開展斷源行動,對架設藏匿于省內的黑灰產窩點實現快速落地,并第一時間向各地公安機關下發窩點線索,實施精確打擊。
其中僅廣州公安打掉的一個窩點,便繳獲GOIP及貓池設備34臺,作案用電話卡1.5萬多張,幫助境外電詐團伙共撥打詐騙電話超過100萬個,涉及全國各地,初步核破案件50宗,涉案金額合計800多萬元人民幣。

斷源行動中繳獲的通信設備
【記者】汪棹桴
【作者】 汪棹桴
南方法治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