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斷卡”行動,打擊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行動部署后,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專題研究部署,統籌組織推動,全國公安機關重拳出擊,摧網絡、打團伙、斷通道,“斷卡”行動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



廣東:雷霆出擊 嚴打戰果捷報不斷

鏡頭:3月6日12時許,廣東梅州,濕漉漉的回南天阻斷了很多白領外出就餐的念頭,而就在此時,一場抓捕行動正在悄然展開。梅州市公安局梅江分局民警兵分兩路,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打掉了以楊某、賴某為首的兩個團伙,現場查獲銀行卡67張。經初步審查,兩個團伙通過發布兼職信息招募“人頭”,辦理銀行卡,使用“火幣網”APP以虛擬貨幣交易的方式為境外電詐團伙洗錢。



自2020年10月“斷卡”行動開展以來,廣東警方采取“建機制、清存量、控增量、嚴打擊、抓懲戒”等措施,全力推進打擊治理工作,截至今年3月8日,全省共鏟除涉“兩卡”犯罪窩點2231個,打掉黑灰產團伙103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1萬余名,核破案件1.5萬余起,深挖處理涉“兩卡”行業“內鬼”30余名。


標本兼治抓打擊

廣東省公安廳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省通信管理局、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單位聯合出臺了7個工作機制文件,從“斷卡”行動的協同聯動、線索互推、數據共享、聯合懲戒、行業治理、法律適用等方面細化措施,凝聚分工合作、同步推進的思想共識,形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制度保障。


廣東省公安廳新型犯罪研究中心與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省通信管理局多次召開“兩卡”治理專題研究會,先后聯合17家商業銀行研究銀行存量賬戶排查模型,聯合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總結電話卡排查模型維度,系統化、全量化發掘潛伏的高危“兩卡”。對高危銀行卡采取只收不付、不收不付、停止非柜面功能等管控措施,對電話卡采取“二次鑒權”認證、直接關停等措施。已批量管控涉詐風險對公賬戶51萬余個、個人銀行賬戶559萬余個;關停“實名不實人”高危電話號碼457萬余個。


切斷不法分子開辦“兩卡”渠道是有效遏制案件高發的根本之策。銀行卡治理方面,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累計召集30余家銀行網點,收集匯總嚴格、科學的開戶甄別標準,統一下發給全省各銀行選取性執行,對身份存疑、無法說清相關情況的,一律不開通非柜面功能或限制每日交易額度。


新型犯罪研究中心分批派員深入基層銀行網點,調研剖析開卡環節風險漏洞,實時掌握開戶團伙新手法,通報開戶環節問題漏洞,推動落實審核把關措施。


廣東警方以資金流、網絡流、人員流、寄遞流等數據為核心,從開卡人員、收販卡團伙入手,突出打擊3類人員,依托快打工作機制,快速研判分析,逐一落地找人、逐一順線追蹤、逐一倒查收販卡網絡,并落實“一案雙查”制度,深挖行業“內鬼”,全面開展追根溯源和大案攻堅。


寬嚴相濟抓懲戒

堅持打懲結合、寬嚴相濟的原則,分類分級懲處開卡人員,對未成年人、在校學生、老年人等敏感群體以訓誡、懲戒為主,聯合省教育廳專門制定了學生群體開辦“兩卡”排查管控機制。目前,廣東已對6290名開辦涉案銀行卡人員實施懲戒;已對3242名出租、出售、出借、購買電話卡的失信人員進行公開懲戒。


記者了解到,對出租、出借、買賣銀行卡及賬戶的涉案單位和個人,5年內暫停其在廣東省內開立的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以及支付賬戶的所有業務,不得為其在廣東省內開立新賬戶。對不良信用通信用戶名下的所有手機號碼、固話號碼、無線上網卡和物聯網卡等通信業務一律先行全部關停,被關停后未經公安機關許可不得恢復,5年內不得為其辦理通信產品新入網業務并將其個人或單位信息向社會公布。經省或地級以上市公安機關批準,不良信用通信用戶可向本地電信企業申請復通并只允許保留一個非涉案手機或固定電話號碼。


通過努力,廣東涉詐騙“兩卡”絕對數明顯下降(涉案個人銀行賬戶全國占比從2020年最高的17.3%下降到當前14%左右),新開涉詐騙個人銀行賬戶得到有效遏制,2020年10月全省電信網絡詐騙警情上升幅度開始收窄,12月同比下降11.77%。


多項舉措抓治理

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斷卡”行動既是偵查打擊的關鍵所在,也是防范治理的有效舉措,盡管廣東打擊治理“兩卡”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面臨的總體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涉案電話卡方面,還存在社會代理商渠道管理混亂、遠程違規開卡等問題以及實名不實人卡、物聯網卡等大量用于作案的情況。


今年,廣東公安機關圍繞“六個一批”,即:抓獲一批“兩卡”違法犯罪團伙、深挖一批內外勾連作案的行業“內鬼”、整治一批“兩卡”犯罪活動猖獗的重點地區、曝光一批開辦“兩卡”較多的運營商和銀行網點、懲戒一批“兩卡”違法失信人員、約談一批問題突出整治不力的運營商和銀行的總體目標,綜合采取打擊、整治、懲戒多種措施,全力推進“斷卡”行動向縱深開展。


小甜頭里藏著大陷阱


半年前,浙江的陳先生被一則“足不出戶,日賺千元”的廣告打動了,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聯系了廣告“客服”。“客服”向陳先生介紹如何“刷單”、怎么返傭金、怎么提成。陳先生刷了第一單,很快得到了提成加本金。嘗到甜頭后,陳先生放下了戒備心,繼續刷單。按對方要求連續刷了幾次大單后,陳先生向對方詢問本金、傭金情況,對方卻告之,必須完成多單任務才能一并返還本金和傭金。無奈,陳先生只能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被騙了54萬余元后才醒悟,向公安機關報案。


今年2月,廣東省汕頭市公安局金平分局民警在研判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線索期間,掌握到一名姓涂的男子存在非法販賣個人身份證件、銀行卡、手機卡、U盾“四件套”行為,查明其有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重大嫌疑。


經過深入偵查,專案組逐步摸清涂某糾集肖某、林某等人,通過網絡上發布廣告或相互介紹關系人員,以每套5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價格收購個人的身份證件、銀行卡、手機卡、U盾“四件套”,以每套5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價格收購企業對公賬戶(包括營業執照、印章、網銀及其綁定的銀行卡),再利用收購來的“四件套”和企業對公賬戶,為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黑產提供非法支付結算、洗錢等業務,從中抽取傭金。民警還發現,該團伙除了非法買賣、使用“四件套”洗錢外,還存在通過“刷單”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嫌疑。


3月4日凌晨,專案組抓獲該團伙涂某、肖某、林某等9名成員,繳獲涉案手機11部,銀行卡、U盾、企業營業執照、印章等涉案物品一批。經查,自去年以來,犯罪嫌疑人涂某伙同肖某、林某等人,通過自己名下的手機卡、銀行卡、企業對公賬戶以及通過購買得來的吳某等人的“兩卡”“四件套”,為電信網絡詐騙等黑產提供非法支付結算、洗錢,團伙成員名下賬戶涉及詐騙案件55起,涉案金額280余萬元。此外,涂某等人還交代了其在洗錢過程中,了解到“刷單返利”電信網絡詐騙的方式后,開始自己作案,得手2起,造成浙江的陳先生損失54萬余元的犯罪事實。



來源 公安部刑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