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是指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將任何物體與網絡相連接,物體通過信息傳播媒介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管等功能。

物聯網通常分為四層:感知、網絡、平臺和應用層(也有另一種常見的分法,是把平臺層并入應用層,因此定義為感知、網絡和應用層),各層的組成和對應關系如下:

物聯網(iot)是如何被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

感知層

通常由終端設備來履行,像人的終端神經一樣,使智能網絡和中控系統能感知未端狀態,獲取和收集信息并執行下達的指令;其不具備獨立尋址的傳感器一種,是通過網關接入物聯網,或者是與有獨立尋址和連接能力的設備相連,通常視為該設備的一部分,以外設的身份存在。

網絡層

分成兩種,一種是網關與傳感器之間的聯接,稱之為局域網聯接,有對應的協議;一種是直接接入,并與數據中心或云平臺的中控平臺連接,這是廣域網聯接。目前廣域網也有多種接入技術,但不管哪種接入技術,都需要通過標準的傳輸協議,才能建立起對話。主流的MQTT是由IBM公司開發的,基于TCP/IP協議之上。

平臺層

平臺層是連接感知層和應用層的橋梁。顧名思義,平臺存在的意義就是把可以通用的軟件功能模塊化,避免重復開發。在物聯網系統中,根據業界一致的看法,有 4 個功能可以標準化,由此把平臺層劃分成了 4 個功能平臺,分別是連接管理平臺 CMP,設備管理平臺 DMP,應用使能平臺 AEP和業務分析平臺 BAP。

應用層

作為物聯網結構中的最頂層,應用層核心功能是處理和應用,應用層與感知層具有緊密的聯系,感知層是獲取數據,應用層是利用數據,它們之間存在因果的關系。應用層一方面可以對感知層所采集的數據進行計算、處理,另一方面也能對這些數據進行知識挖掘、信息挖掘等,其功能實現的最終目的是對世界萬物進行控制、管理以及決策。

物聯網(iot)是如何被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

以安服優K9紅外測溫儀為例,產品可以自動測溫,利用藍牙功能將數據拓展至對應的后臺。在使用時,無需通過人工手持測溫儀進行測溫,主動靠近既可出觸發測溫功能。除了實時反饋測溫數據外,數據還可以通過藍牙發送到后臺,做測溫數據的存儲及查看等。

另K9還可以與身份識別設備配合,將測溫數據及用戶身份信息同時發送后臺建立一人一檔健康管理,通過數據分析還可實現白名單人員通行記錄管理,且能實時推送異常預警信息,記錄可查詢追溯,也可與考勤打卡機或者閘門功能,測溫異常的人員無法通過閘門或考勤失敗,并上報管理處。而且安服優K9紅外測溫儀具有對外的API接口,可實現數據對接國內外政府行政管理部門云平臺,硬件及軟件技術均可靈活配置,實現信息系統化管理。

在這個過程中,紅外測溫傳感器收集的測溫數據就是感知層獲取的數據;測溫儀的藍牙功能就是網絡層將數據上傳,而后臺對數據的存儲及運算處理就是應用層了。將多方數據匯總后經過處理運算后實現了大數據的管控提醒等作用。

物聯網(iot)是如何被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

目前,隨著科技的進步,技術的發展,物聯網的應用也已經相對成熟,對應的物聯網平臺也是順勢而生。其中安服優物聯(AFUIOT)開放平臺就是完全自研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完整技術生態,包括云端(安服優云),嵌入式軟件包(equaLOS)以及開放硬件平臺(模塊+工具+終端)三大部分,應用安服優物聯可以幫助用戶快速構建物聯網系統與產品,可以滿足技術穩定成本優先的可大批量制造產品的開發,以及技術的開源知識產權共享,業務的私有化運營等。

物聯網(iot)是如何被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

在未來,安服優物聯(AFUIOT)將在工業物聯、共享經濟、智能電力、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硬件等行業的物聯網應用上不斷創新,更好的為企業用戶產品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