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石林縣作為全國117家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區)之一,通過不斷摸索,探索出了智慧廣播的建設在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建設工作上的 “新路徑”“新經驗”,為全縣疫情防控、黨史學習等重點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石林縣投資1200余萬元,在農村原有的大喇叭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改造,將其整合到應急廣播平臺,建成了包括1個縣級平臺、7個鄉鎮分控平臺、93個行政村平臺、387個自然村共434套前端和終端設備的縣、鄉、行政村、自然村四級的智慧廣播系統平臺,該系統按照“云平臺化、資源共享、多業務承載、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圍繞構建公共應急智慧廣播大平臺,依托數字電視智能云平臺、融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地理信息技術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把應急智慧廣播平臺打造成能為黨、政府、企事業和廣大群眾服務的多功能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石林縣應急廣播項目于2019年4月推進試點建設,于2019年12月項目正式落地,于2020年6月30日完成整個項目的建設開通工作。項目通過“有線+無線”方式建設應急廣播的傳輸網絡,有線網絡所使用的是廣電網絡的光傳輸網絡,無線網絡所使用的是電信的物聯網卡,建成了雙網絡互為備份的傳輸網絡。廣播設備是在村子原有的大喇叭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改造,將其整合到應急廣播平臺,建成了縣、鄉、行政村、自然村四級統一協調、上下貫通、可管可控的縣級應急廣播平臺。
在石林縣廣大農村,由于分布著彝族聚居村寨和漢族村寨的客觀原因,對語言文化存在不同的需求,在制作各類信息的時候,我們按需進行彝漢雙語的錄播和制做,滿足多元化的需求。應急廣播可以根據不同名族的村寨來進行內容的分發和播放,如在彝族村寨——糯黑石頭寨,應急廣播就會分發播放彝語版+漢語版的雙語內容;在堡子這樣的漢族村寨應急廣播就只會分發播放漢語版的內容,這樣定點、定時、定位的“精準傳播”就能讓不同語言地區的群眾都能聽到、聽懂黨和政府的聲音和政策。
應急廣播播放內容嚴格按照三審制度進行審核、把關,確保內容的合法合規。群眾普遍反映“廣播內容聽得懂、學得會、好接受、受用適用!”。應急廣播可及時、有效的將各類信息傳遞到家家戶戶、田間地頭,有效解決了宣傳工作直達基層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翊翔 通訊員:朱永發
責編:莫開井 實習編輯:陳鵬
編審:吳晨萍
終審:錢紅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