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南平警方成功破獲一例利用物聯網卡電信詐騙的案件,當場繳獲作案多寶卡設備16臺、電腦主機3臺,物聯網卡一萬余張,手機數十部等其他設備。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范某對其于2020年3月份至今,在順昌縣城北路家中,利用電子設備為賭博網站發送信息上萬條,非法獲利5萬余元。


利用物聯網卡從事非法勾當,這已經不是新鮮事了。雖然三大運營商和代理商采取了多種措施,仍然被某些頑固的犯罪分子肆機鉆空子。


1、物聯網卡的使用為何只能追溯到企業


物聯網卡本質是三大運營商發行的用于設備連接上網的流量卡,根據號段分配的不同,物聯網卡分11位和13位。其中,11位主要面向C端消費者,13位主要面對B端企業級客戶。

注意,13位號碼數的物聯網卡沒有語音和短信功能(這里指的是沒有點對點短信功能,但有上下行功能,即不能通過這張卡發送短信給另外一個卡,但是通過卡管理平臺可以發短信給這張卡)。


物聯網卡的售賣采用分級代理的機制,其中比較大的正規企業,可以拿到代理分銷的資質。這些企業算一級代理,再往下的鏈條,可以產生二級代理甚至三級代理。當然,用卡批量很大的企業終端客戶,可以找運營商直接開卡使用,大部分還是找經銷商開。


不管是哪一類客戶,購買物聯網卡都需要實名認證。消費者購買需要身份證,企業購買需要企業執照和公司法人身份信息。當企業完成企業認證后,就能拿到一批物聯網卡,這批卡被要求用在正規的物聯網設備中。


但是,物聯網的物聯網卡的最終去向,運營商和代理商都不好控制,存在被詐騙團伙利用的可能。當企業是大代理商時,下游往往是小代理商或終端使用者。不管是何種角色,物聯網卡的主人仍然只能追溯到企業端,具體每個物聯網卡的使用設備仍然無法追溯。


2、物聯網卡如何為犯罪分子利用


為了堵上面的漏洞,三大運營商出臺了機卡綁定的措施,完善了物聯網卡的追溯機制,即將物聯網卡與物聯網設備進行綁定,當后臺檢測到物聯網卡用于其他設備時,例如手機等,就進行封卡等操作。

如今,采用機卡綁定的機制后,物聯網卡被用在其他設備上的可能性大大減少,和詐騙團伙似乎也很難扯上關系。但仍然避免不了被詐騙團伙鉆空子,這從何說起呢?


據了解,路由器作為合法合規的物聯網設備,將物聯網卡用在路由器上并不會產生機器或者機制沖突。而這就成了詐騙團伙鉆的"空子"。


詐騙團伙通過各種渠道(主要通過小代理商的渠道)購買大量不需要個人實名認證的物聯網卡,將其用在不受機卡綁定限制的路由器中,利用路由器因IP不斷跳動無法被鎖定的特性,使用手機連接路由器,通過微信等社交工具進行網絡詐騙。這就是福建南平這個案件利用物聯網卡進行詐騙的伎倆。


當然,運營商和經銷商通過域名限定、嚴格資質審核等進一步的措施,與公安部一起持續打擊物聯網卡的犯罪行為。我們只能奉勸那些鋌而走險的犯罪分子,不要為了蠅頭小利,做出嚴重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給自己招來牢獄之災。


訊眾物聯網卡(iot.ytx.net)在這里也提醒物聯網從業者,一定要從正規渠道購卡,認準代理商/經銷商的資質,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