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泰州訊(謝衛東 申富山)“停車難”、“難停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多方呼吁,市民百姓廣泛關注,停車供需矛盾突出,已經讓“停車難”成為城市“通病”。走進城市商圈、學校、醫院、景點、老舊小區等區域,“一位難求”讓不少市民百姓為之慨嘆,甚至惱怒。
為有效緩解這一難題,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2016年以來,泰州市交通產業集團圍繞城建新提升兩年行動計劃,積極實施“停車便利化”民生實事工程,成功打造“泰州好停車”市級智慧停車管理平臺。
數據看發展
2016年以來,泰州市交通產業集團已累計投資2.35億元,新建(改造)停車場30余處,新增停車泊位10000多個。
至2020年末,該市市區將年均增加停車泊位2000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不少于1500個,老舊小區改造新增泊位不少于500個,城市機動車停車泊位與機動車擁有量之比達到1.2:1。
率先用上5G技術
讓您停車有了科技范

物聯網地磁工作原理圖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原有網絡連接技術已不能滿足急劇增加的聯網設備。近年來,廣受關注的LPWAN技術中,NB-IoT物聯網技術(屬于5G技術的窄帶部分)在國內認可度最高,其基于蜂窩網絡構建而成,可直接部署于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具有功耗低、成本低、連接穩定、架構優化出色等特點。2019年5月1日起,“泰州好停車”APP率先在泰州采用NB-IOT技術,已逐步更換成物聯網地磁感應系統。
老舊小區挖潛再挖潛
讓您回家再無停車煩惱

景光小區停車場
該集團利用周邊閑置地塊、鐵塔廣場以及地下人防工程設施,對錦繡華庭小區、景光小區、原野小區、東進小區、森園小區等老舊小區,新建或改造停車場,累計增擴停車泊位1100個,切實解決了部分老舊小區停車難題。
向地上地下要空間
“立體化”停車豐富您的新體驗

關帝廟地下立體停車庫
根據《泰州市主城區公共停車場布局規劃(2017-2020)》,該集團著力向地上地下要空間,擴大提升土地資源容量,建成關帝廟地下立體停車庫、海陽立體停車樓,加快推進華麗、三水灣立體停車場建設,有效改善了周邊商圈、景點和居民停車難題。

海陽立體停車樓

三水灣立體停車場(在建)
優化重點區域布局
“停車高峰期”讓您停車選擇多多

柳園ABC地下停車場
為切實解決旅游景點、車站、醫院“高峰”時節停車難題,該集團積極拓展和優化整合景區、酒店、車站、醫院停車資源,科學利用其周邊人防設施、邊角地塊、外圍路道,新建或改造柳園ABC地下停車場、老街停車場、望海樓停車場、南山寺停車場、鹽稅博物館停車場、評書評話博物館停車場,優化整合景庭酒店停車場、客運南站停車場、火車站天橋停車場、西客站地下停車場,揚州路停車場、人民醫院停車場、四人醫北側停車場,累計新增停車位約2000個,有效緩解了旅游旺季景點停車和車站、醫院客流“高峰”期停車難題。

西客站地下停車場
此外,積極參與公益行動,對學校周邊停車場實行前1小時免費停車,方便市民接送小孩上放學;同時在城區繁華路段建成人民西路、森園路、智堡路等多處“限量版”免費停車場,方便市民臨時停駐處理應急事項,努力彰顯國企社會責任。
“智慧化”停車
為您停車服務精準度99.9%

升級后的泰州好停車APP
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技術,該集團2016年搭建“泰州好停車”智能管理平臺,運營兩年來管理停車泊位10000個,擁有會員20萬人。今年5月份,采用NB-IOT物聯網技術,對“泰州好停車APP”進一步優化升級,升級后停車地磁感應精準度達到99.9%,并且具備“反向尋車、預約停車、無感支付、主動離場”等功能特點,車主動動手指就能找到附近的停車場,了解停車場空位數量、收費標準等實時信息,會員車輛離場30秒便可快速結單。作為市級智慧停車公共服務平臺,“泰州好停車”已成功入選《智慧江蘇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成果案例。
當前,在泰州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全市各相關部門正進一步加快推進“停車便利化工程”,停車發展規劃、停車管理等相關法規、政策陸續出臺,未來泰州停車將更加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