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71畝,用時7個月,商貿物流產值達6.8億元,收稅640萬元,數據還在不斷上升,預計全年稅收達到1200萬元……這是新安鎮浙江寶平物聯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平物聯網)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績單。

在縣域內物流企業普遍畝均稅收不足3萬元的情形下,以鋼貿為主寶平物聯網是如何做到高質量發展的?

走進位于京杭大運河新安段西側的這個物流園區,龍門吊、碼頭吊開足馬力,大型運輸車進進出出,滿眼一片繁忙的景象。寶平物聯網總經理孟祖平告訴記者,半年前,在這片土地上是截然不同的光景。

寶平物聯網是新安鎮的“騰籠換鳥”項目。據了解,該企業前身是浙江東恒實業有限公司,畝均稅收不足3萬元。“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大對低效企業的騰退淘汰。”新安鎮經發辦主任羅俊偉表示,在土地要素日益緊缺的當前,面對低效企業,新安鎮著力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扎實推進轄區內工業用地“二次開發”,強化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騰退低效企業后,新安鎮成功導入了寶平物聯網。不僅如此,寶平物聯網與新安鎮府簽訂了三年內畝均稅收達到30萬“對賭協議”。“現在是以畝均效益論英雄,不能不努力啊。”孟祖平說,企業有這個信心能完成,而壓力是絕對的動力。

提升畝均稅收的空間在哪里?入駐后的寶平物聯網其實已經有了考慮。孟祖平說,園區地處新安太平橋工業園區,有著十分便捷的水運、公路交通優勢,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打造“水路+公路+鐵路”的多式聯運新模式為企業帶來利好。

“我們的鋼材大部分是從江蘇徐州、泰州、張家港等地,從京杭大運河上水運過來,再通過園區‘公鐵聯運’,運輸到上海、廣西柳州等地。”孟祖平介紹,水運價格是公路的十分之一左右,鐵路運費是公路運費的二分之一不到,現在通過組合運輸,比以前單一的公路運輸成本下降了2/3,一年節省了上千萬元。

而解決原來畝均產出少、貢獻少的問題,決不能單單發揮園區的中轉作用。為此,孟祖平說,企業還考慮通過“工貿一體市場化運作模式”運營,將物流商貿、倉儲、生產加工、行政辦公、員工宿舍、配套服務設施合為一體,使生產、貿易、物品流通進行“零距離”交流。

“工貿一體化共享資源,減輕了我們營運費用的疊加和浪費,比原先運營成本降低了10%-15%。”今年3月,浙江北澄鋼鐵有限公司入駐寶平物聯網,該企業負責人邱素琴坦言,這樣的運行模式,為入駐該園區的生產、流通企業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效益。

“同時,登車橋和升降梯將貨臺和車輛進行連接,實現了貨物一次性完成裝卸,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支出,大大節省了成本。”孟祖平說,創新模式外,提升企業裝卸效率也十分關鍵。為此,企業大力投入安裝了一批高平臺半自動化裝卸設備。他表示,接下來企業還將不斷加大技術設備投入,在裝卸貨物達到70%-80%標準化程度后,在現有基礎上實現全自動化裝卸便可水到渠成,而且還能大幅度提升裝卸效率與安全性。

事實上,在寶平物聯網提升畝均效益的過程中,政府這只“無形之手”也在積極發揮作用,通過政策加以引導,通過服務加以助推,不斷激發企業活力。

“整治的目的絕非殺雞取卵,而是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羅俊偉表示,針對寶平物流網園區的發展,該鎮積極幫助園區進一步對接上下游企業提高業務量,大力招引相關聯的鋼貿物流企業入園,從而不斷增加稅源。

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寶平物流網園區的產業集聚的“洼地”效應不斷形成氣候。

“寶平物聯網區域優勢非常明顯,緊靠京杭大運河,離杭州也非常近,無論條件和資源上都是浙江物流業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區塊,加上園區的運營模式很好,所以我們今后會將主陣地慢慢從杭州轉移到寶平物流園。”浙江寶卷鋼鐵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正是因此,今年以來,目前已有浙江寶卷鋼鐵有限公司、浙江北澄鋼鐵有限公司等6家鋼材企業與寶平物流園區簽訂入駐協議,每天園區的鋼筋吞吐量達17000噸,輻射長三角16座主要城市。

聲明:本文轉載自【德清新聞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