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同意了部分單位提出的電信網碼號資源有關申請,對2017年第10批《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網碼號資源使用證書》頒發結果進行公示,其中就包括了物聯網號段分配。這意味著我國的三大通訊運營商已經步入了物聯網通信競爭的時代,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借助物聯網專用號碼,會讓遠程抄表系統、智能車載后視鏡、電梯實時監控等開始走進各行各業服務千家萬戶。

三大運營商再獲物聯網號段,萬物互聯已經悄然到來

根據此次公示結果顯示,中國移動獲得了148(0-9)號段(物聯網業務專用號段)、1440(0-9)號段(物聯網網號);中國電信獲得了1410(0-9)號段(物聯網網號);中國聯通獲得了146(0-9)號段(物聯網業務專用號段)。

三大運營商再獲物聯網號段,萬物互聯已經悄然到來

而本次號段資源發放的特別之處在于三大運營商獲得豐富的物聯網號段資源。148和146開頭的11位號碼后面是1個億號碼容量,1440、1410開頭的13位號碼后面是10億號碼容量。

但這并非運營商第一次獲得物聯網號段。其實早在2010年版的《電信網編號計劃》中,物聯網發展計劃已被納入其中,工信部還發放1064(0-9)物聯網專用號段,三大運營商共同使用。

三大運營商再獲物聯網號段,萬物互聯已經悄然到來

對于三大通信運營商積極擁抱物聯網行業也少不了相關政策的推動支持,據了解今年2月,工信部編制新版《電信網編號計劃》,增加了物聯網網號。5月,《電信網編號計劃(2017年版)》予以公布并實行,將“142××-143××”明確為物聯網網號。144××、141××、140××分別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物聯網網號。同時,三大運營商的物聯網網號將根據需要核配啟用。

今年6月份,工信部正式下發《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末,實現NB-IoT基站規模達到40萬個,到2020年NB-IoT網絡實現全國普遍覆蓋

在業界看來,隨著工信部分配物聯網號段,運營商已具備了大規模展開物聯網業務的基礎條件。

既然政策東風吹的這么猛,通信運營商們也絕不“手軟”對相關領域的建設投資也都下了“血本”。

三大運營商再獲物聯網號段,萬物互聯已經悄然到來

在建設進度上,中國電信動作最快,目前已經建成全球首張基于4G網絡的具備商用能力的全覆蓋NB-IoT網。如今,中國電信物聯網用戶規模超過3000萬戶,該公司計劃物聯網用戶年均增長2200萬,2020年過億戶

上周,中國移動物聯網拋出總額超過400億元的物聯網工程招標大單,建設盛宴拉開序幕。在今年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移動宣布今年將在全國346個城市啟動移動物聯網建設,年底前實現部分重點城市商用,物聯網智能連接數將新增1億戶,總規模達到2億戶。

中國聯通也推出舉措,但未透露具體計劃,不過據了解其物聯網連接數已突破5000萬個

從以上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三大通信運營商對物聯網號段業務的開展非常的熱衷,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聯網號碼呢?為什么會讓三大通信運營商如此熱衷呢?

三大運營商再獲物聯網號段,萬物互聯已經悄然到來

其實簡單來說,物聯網號碼相當于分配給某個特殊物體的電話號碼,通過這個號碼,這個物體可以其他物體“對話”(傳輸數據)。比如,可以給一臺冰箱分配這樣一個號碼(插入一張SIM就行了,和我們的電話類似),冰箱內部的傳感器(監測冰箱的食物是否充足)可以通過WiFi將監測數據傳輸到這張SIM卡上,SIM卡再將信息發送給主人,主人就能知道雞蛋吃光了,需要買雞蛋了。

據了解,現在已有部分地區的家用電表已經使用了物聯網號碼,通過特定通信模塊和手機一樣遠距離傳輸相關數據,經過統計計算機平臺計算電費,省去了傳統人工抄表。

在今年7月,還有報道稱,在雄安新區,基于NB-IoT物聯網技術的新一代智慧停車場、智慧井蓋、智慧路燈等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