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物聯網產業發展全面提速。尤其是6月份工信部下發《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文件,就此宣告以NB-IoT網絡部署為主的物聯網生態鏈邁入產業初期。

萬億級物聯網并非紅海,國內1/3虛商強勢攻入

產業初期勢必打破舊有格局,重新定義新局面。隨著以NB-IoT網絡為主的物聯網生態鏈上下游企業之間不斷磨合,目前也已經出現了物聯網平臺企業、物聯網芯片企業、物聯網模組企業、物聯網系統集成企業、物聯網SIM卡供應企業、物聯網智能硬件企業等多個層級。

不過,物聯網各個層級的出現最終還是要回歸商業本質,即服務用戶產生價值。因此,物聯網各個層級最終要落地到物聯網應用之上。目前,較為經典的應用有:智能抄表、定位追蹤、智能泊車、共享單車、智慧大棚、動物溯源、林業采集、遠程健康、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車聯網等。

作為我國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在通信領域落地的經典代表,虛擬運營商企業已經深入、快速加入到了國內物聯網產業發展大潮之中。當前移動轉售產業,幾乎涵蓋了游戲、服裝、旅游、視頻、云計算、線下渠道、電商、制造、金融、寬帶、設備、醫療等方方面面。虛擬運營商企業坐擁如此豐厚資源,已經成為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爭相拉攏的對象。當然,作為虛擬運營商企業而言,必然不會只是提供資源,而是必然會深度參與其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經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虛擬運營商強勢進擊物聯網市場。例如,小米移動開設物聯網硬件平臺、中麥通信高舉智能可穿戴設備、聯想懂的通信“變身”物聯網模組企業、樂語通信主打妙健康、阿里積極布局物聯網云平臺、遠特通信“遠特物聯”呼之欲出、中興視通物聯網深度介入、民生通訊eSIM緊隨其后,北緯蜂巢互聯搶先推出物聯網卡管理平臺等。由此可見,國內虛擬運營商已經在思考如何華麗轉身,全面擁抱物聯網時代了。

國內移動轉售業務試點四年,多數虛擬運營商積累了大批渠道、軟硬件、國際業務等寶貴資源。如果說小米移動能夠憑借“米粉”成功收獲百萬用戶之眾,那么國內其他超過百萬的虛擬運營商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很顯然:線下渠道資源。而目前,線下渠道商也已經向物聯網市場全面轉型,亟需有實力的虛擬運營商能夠推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來進擊物聯網市場。

當然,極具競爭力的產品未必只是單純圍繞“SIM卡”來展開。虛擬運營商如果全面蛻變為“運營商”,也應該不僅僅把自己局限在“170號卡”上面。運營商除了移動號卡業務,還有寬帶業務、政企分公司、終端公司、物聯網公司(或部門)、研究院等。不過,目前已經有三分之一的虛擬運營商也在布局寬帶接入網市場了。由此可見,當前又殺出三分之一的虛擬運營商進擊物聯網市場也就不足為怪了。

物聯網作為萬億級藍海市場,落地到國內移動轉售領域,也引起了國內基礎運營商在合作運營上的一些分歧。究竟是按照當下約定俗成的所謂“監管事務部”或“市場部”來繼續對接,還是讓物聯網子公司或部門來對接呢?顯然,這樣的分歧產生并不意外,虛擬運營商僅憑單純移動號卡便能為基礎運營商動輒帶來幾十億級別的年凈收入,更何況未來萬億級市場的物聯網呢?

不過,站在行業觀察角度而言,還是建議繼續歸屬現有的“監管事務部”或“市場部”繼續對接合作。畢竟,這些現有部門為推動國內移動轉售產業向前發展做出了大量默默無聞的貢獻,尤其是在當下試點期間,無數次的調試與對接中,這些部門通過自身實際行動給予了行業極大的信心,成功幫助現有虛擬運營商解決了諸多棘手問題。

由于是物聯網專網部署初期,產業發展勢必會機遇與挑戰并存。42家虛擬運營商該如何迎接挑戰?基于此,人民郵電出版社將于2018年1月25日在濟南召開“2018移動轉售業務全球發展峰會”,邀請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基礎運營商、物聯網相關組織與企業、智能硬件廠商、云平臺廠商、線下渠道商等一道現身說法,為從業人員答疑解惑,共同推動移動轉售產業在物聯網時代的發展,敬請期待。

2018年雜志訂閱

及時 深度 專業

萬億級物聯網并非紅海,國內1/3虛商強勢攻入

歡迎訂閱

每月5、15、25日出版

2018年共34期 15元/期

510元/年

如有訂閱意向,請關注【通信世界】

微信號:CWW-weixin

點擊菜單欄“雜志訂閱”

萬億級物聯網并非紅海,國內1/3虛商強勢攻入

任何問題,歡迎隨時留言咨詢咨詢~